会员详情
张超
中文名
无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相关星图
共0个词条 0阅读
查看更多 >词条图册
艺术风格
艺术履历
公共收藏

主要作品
艺术风格
张超的作品显示了他对形态空间语汇的轻松驾驭,一丝不苟地推敲,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品质,所以他的作品总是会给人纯粹而精致的感觉,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形态语汇里充满了幻想,像是一个用雕塑语言做梦的人,当然,他受到超现实主义的雕塑家和画家的影响,加上他对自身经验与体验的敏感,所以他那精致的语汇中充满灵性,他的这种作品的状态,具有不可替代性,看看他的抽象雕塑作品《场》、《静观》、《阳》、《物之诗》、《中立的物体》、《寻找的厚度》等等,会有一种放逐的心境,任其作品的形态空间语汇的牵引而游荡,他的公共大型装置作品《呼唤》、《自渡》、《流年》、《邻居》等更加展示了在驾驭不同材料面前他所秉持的灵性语汇的一贯性。
从雕塑的角度讲,张超的空间具有一种神秘的弥漫性,再配合他的神经末梢般的形态,人们有一种无法逃离的揪住感。
张超的作品魅力在于他的语言,不靠任何额外的说明。作为一名年轻的雕塑家,张超也并没有限囿于雕塑本体语言的研究,而是在时间、过程、身体、声音等方面做多维度的尝试,力图形成个人的方法论,这是十分可贵的。
艺术履历
年份 | 展览名称及地点 | 地理位置 |
2016年 | “晨跑-张超个人作品展” ,黄桷坪501艺术基地序空间 | 重庆,中国 |
2018年 | “七月柏林”三人展,候鸟空间 | 柏林,德国 |
群体展览
年份 | 展览名称及地点 | 地理位置 |
2021年 | “2021成都双年展,特别邀请展—和合” | 成都,中国 |
“2021艺术深圳”博览会 | 深圳,中国 | |
集体创作《幸福之路·全面小康》主题群雕,国家博物馆 | 北京,中国 | |
2020年 | 纪念包豪斯—德国艺术与设计学院系列展“,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 | 成都,中国 |
“第六届深圳公共雕塑展“ | 深圳,中国 | |
“共振-第七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 上海,中国 | |
2019年 | “中国姿态-视界未来,第二届温州国际雕塑大展” | 温州,中国 |
“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 | 重庆,中国 |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类” | 廊坊,中国 |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环境设计类” | 济南,中国 | |
“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 | 厦门,中国 | |
2017年 | “移动靶:新算法下的实体、叙事与秩序生产”,喜玛拉雅美术馆 | 上海,中国 |
“SAYA菁英国际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成都当代美术馆 | 成都,中国 | |
“社会剧场:参与与共享”——第五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 重庆,中国 | |
“汇聚-融合——第六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 | 芜湖,中国 | |
第五届“明天当代雕塑奖“,罗中立美术馆 | 重庆,中国 | |
2016年 | “罗中立奖学金”,罗中立美术馆 | |
“第八届报喜鸟新锐艺术人物“ | 上海,中国 | |
“墙势力:墙报艺术家联展“,今日美术馆 | 北京,中国 | |
2015年 | “新态—中国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太原美术馆 | 太原,中国 |
“第七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韩国首尔艺术殿堂(seoul art center) | 首尔,韩国 | |
“设计上海”,上海展览中心 | 上海,中国 | |
2014年 |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环境设计类 | 西安,中国 |
“第六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 | 北京,中国 | |
“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生态——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 | 成都,中国 |
获奖经历
年份 | 奖项 | 地点 |
2019年 | “中国姿态-视界未来,第二届温州国际雕塑大展”,作品《前行》,获得银奖 | 温州,中国 |
2018年 | “深圳城市照明杯—灯光艺术作品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前方路口直行》,获得 一等奖 | 深圳,中国 |
“上海东岸开放空间雕塑设计方案全球征集”,获得优秀方案奖 | 上海,中国 | |
2017年 | “SAYA菁英国际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作品获得2017 SAYA菁英艺术家奖 | 成都,中国 |
“第五届明天当代雕塑奖”,作品获得明天当代雕塑大奖 | 重庆,中国 | |
“汇聚-融合——第六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作品获得优秀奖 | 芜湖,中国 | |
2016年 | “罗中立奖学金”,作品《野》获得“罗中立奖学金”大奖 | 重庆,中国 |
“第七届艾佳生活新星星艺术节”,作品获得“艾佳生活新星星奖” | 郑州,中国 | |
“第八届报喜鸟新锐艺术人物“,作品获得”空间类“的大奖 | 上海,中国 | |
2015年 | “无间创想——2015中国(上海)公共艺术展”,作品《游离》荣获2015中国公共艺术系列展,优秀奖 | |
“2015设计上海”,荣获由《安邸AD》推出的2015中国设计新锐奖 | ||
“学院本色2015”,作品《祭系列》荣获了“最佳创新奖” | 北京,中国 | |
“2015年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展(青云艺术奖)”,作品《寻找的厚度》获得年度大奖(青云艺术奖) | 重庆,中国 | |
2014年 | “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作品《场》获得中国雕塑艺术大奖 | 济南,中国 |
“中国好雕塑▪为宅雕塑”,作品获得最佳造型奖和最佳工艺奖;同时也获得了团队奖,铜奖 | 北京,中国 | |
“2014昌硕杯天工开物奖国际雕塑设计大赛”,作品《望》获得铜奖,《生命》获得最佳贡献奖 | 浙江,中国 | |
“张晓刚研究生当代艺术创作奖学金“,作品获得入围奖 | 重庆,中国 | |
2012年 | “曾竹韶奖学金”,获得曾竹韶提名奖 | 大同,中国 |
公共收藏
作品 | 收藏机构 | 地点 |
《场》 | 山东省美术馆 | 济南,中国 |
《游离》 | 湖北美术馆 | 武汉,中国 |
《无题系列》 | 中国雕塑博物馆 | 大同,中国 |
《意味》 | 陶溪川美术馆 | 景德镇,中国 |
《呼唤》 | 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 | 重庆,中国 |
《望》、《生命》 | 昌硕文化中心 | 浙江,中国 |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 | 作品图 | 作品信息 |
《中立的物体》 | 《中立的物体》 | 不锈钢、耐候钢,310cmX150cmX110cm,2020年 |
《即将来临》 | 《即将来临》 | 历史名人头像、马赛克瓷砖、防爆灯、白石子,尺寸可变,2019年 |
《邻居》 | 《邻居》 | 不锈钢、机械互动装置、网络装置,高830cm,2019年 |
《流年》 | 《流年》 | 夯土墙、弹力装置、竹子、黄铜喇叭、铁块(旧农具熔炼)、声音装置,直径12米、高6米,2019年 |
《嬗变》 | 《嬗变》 | 不锈钢,长750cm,2019年 |
《一块红布》 | 《一块红布》 | 红布、身体,尺寸可变,2018年开始 |
《永远》 | 《永远》 | 纹身、GPS定位、耐候钢、声音装置,尺寸可变,2017年 |
《墙》 | 《墙》 | 耐候钢、GPS卫星定位、视频直播软件、打磨机 ,320cmX30cmX190cm,2016年 |
《剩鱼时间》 | 《剩鱼时间》 | 鱼、呼吸、气球、货架,尺寸可变,2016年11月3日 |
《野》 | 《野》 | 土地、个人行为,尺寸可变,2015年-2016年 |
《寻找的厚度》 | 《寻找的厚度》 | 木、树脂材料,235cmX140cmX220cm,2015年 |
《自渡》 | 《自渡》 | 铁、水泥,1100cmX320cmX380cm,2015年 |
《忆》 | 《忆》 | 不锈钢,120cmX72cmX158cm,2014年 |
《祭系列--恋》 | 《祭系列--恋》 | 卫生卷纸、棉线、机械装置,122cmX40cmX73cm,2013年 |

主要作品(13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