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
张玮,当代水墨女画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香港国际水墨艺术学会常务理, 港澳台美术家协会,中国台湾美术家协会理事,梅九学社社长,《国艺杂志》主编,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交流展,艺术拍卖,出版个人作品集,相关学术文章若干。现在工作生活在北京。
中文名
张玮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北省邯郸市
毕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
职务
艺术家
相关星图
词条图册
艺术风格
艺术履历

主要作品
出版物
人物评价
艺术风格
作品游离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十足的理想主义者,在她的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富足的世界,甜蜜、浪漫、小资,又有一点奢华,画面散发着令人愉悦的耀眼光芒。无论是用色的高雅还是跳跃性极强的线条,自始至终,张玮都是美好生活的歌唱者。然而歌唱者本身未必是幸福的,但是她把对生命的仁爱倾情于草本虫鱼,然而生命的另一面则永远存在———哀悼稍纵即逝的时光,用手中的笔留下草木的永恒。画如其人,人如其画,在如此繁华的俗世中,即不随波逐流,也不愤世嫉俗,一个人慢慢地品味者淡、静、古、雅,在半亩画台上真诚地表达自己,犹如一株空谷的百合,在温暖的时光中,不急不缓地悄然绽放。
艺术履历
年份 | 展览名称及地点 | 地理区域 |
2021年 | 中国国家画院院庆成果展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 北京,中国 |
李可染画院年度优秀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 北京,中国 | |
“走进陕西”中国画名家邀请展(陕西榆林) | 陕西,中国 | |
中国女画家名家邀请展 | 北京,中国 | |
2019年 | 中国文人画新展 | 北京,中国 |
获奖经历
年份 | 奖项 | 地点 |
2020年 | 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优秀女画家 | 北京,中国 |
2018年 | 李可染画院年度新星奖 | 北京,中国 |
公共收藏
作品 | 收藏机构 | 地点 |
《早.系列》 | 中国国家画院 | 北京,中国 |
《文成公主进藏》 | 中国藏学中心博物馆 | 北京,中国 |
主要作品
作品名 | 作品图 | 作品信息 |
《水养灵苗石养根》 | 35x68cm/提拔10x68cm/纸本设色/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
《风致逸韵》 | 《风致逸韵》 | 35x68cm/纸本设色/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艾米丽花园》 | 《艾米丽花园》 | 50x70cm/纸本设色/2018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案头闻香》 | 《案头闻香》 | 30x45cm/纸本设色/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好事近》 | 《好事近》 | 30x60cm/纸本设色/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江南千花唤北国》 | 《江南千花唤北国》 | 70x140cm/纸本设色/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绿艳闲且静》 | 《绿艳闲且静》 | 40x60cm/纸本设色/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莫辞醉不争高低》 | 《莫辞醉不争高低》 | 45x60cm/纸本设色/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嫩蕊微开》 | 《嫩蕊微开》 | 30x50cm/纸本设色/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拈花笑》 | 《拈花笑》 | 40x60cm/纸本设色/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写意南园》 | 《写意南园》 | 33x33cm/纸本设色/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艾米莉花园》 | 《艾米莉花园》 | 50x70cm/纸本设色/2018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受版权保护 |

主要作品(11张)
出版物
出版时间 | 出版物 | 出版社 |
2020年 | 艺术市场 | 教育出版社 |
2019年 | 尚观艺术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18年 | 艺术教育 | 教育出版社 |
人物评价
王跃奎(中国国家画院画家,山水画所副所长,青年艺术中心主任)
张玮,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当代优秀的花鸟画家。其《艾米丽的花园》系列作品长久以来深受大家喜爱和关注,唯美而浪漫。该系列作品缘于张玮应邀参加巴黎中法文化艺术交流而创作的主题作品,后来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她的个展“十年花开”以崭新的面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她是美好生活的歌唱者。她的作品充满着欢乐生动的线条,艳丽迷人的色彩,表达了草本万物不一样的生命感悟。她的作品多表现朴实花木,或山花野卉,或路苔水蒲。正如她自己说,“我喜欢捕捉生命的过程。一朵看似普通的花,在花开的那一瞬间就把气质全都绽放了出来。我在选择物象的时候会找一个适合我画风的感觉,纯朴自然,有的花感觉不像生长在室内,更像在山上,田间地头。”她笔下的花不是简单模仿,而是介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歌唱者本身未必是幸福的,她对生命的赞颂,只是硬币的一面,而另一面是欢颜背后的忧伤,正如她的作品在浪漫唯美,甜蜜奢华的背后也许是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叹惋和忧伤。总之,艺术家是敏感的。她的内心只有她自己才能解读。大千世界的生命个体虽然微不足道,但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的坚韧和执着是何其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