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
中文名
无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相关星图
共0个词条 0阅读
查看更多 >词条图册
人物生平
个人生活
艺术风格
主要成就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
1930年4月生于湖南醴陵贫苦农民家庭,毕业于信阳步兵学校,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工作、生活近六十年。 李铎是 中国文联 荣誉委员、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研究馆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 博士生导师,解放军书法创作院院长 。专业技术一级、文职一级。历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 文联 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十届荣誉委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5年初,李铎第二次完成《孙子兵法》书写任务,总长220余米。并于1995年7月4日,在军事博物馆向观众展出,气势雄浑,效果极佳,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很高评价和鼓励,国内外影响很大。
2010年4月25日,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程来到军事博物馆,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仕龙书屋翰墨飘香——李铎师生书画作品展”,并对李铎的书法创作及教育成果给予了极高评价。
2011年8月16日,“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门发来贺信。 2015年、2017年和2019年,李铎分三次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捐献作品、收藏品共计11000多套件,其中包括其个人书法作品、习练书法草稿、收藏书画作品、拓片、自用印章等,开创了建馆以来个人无偿捐赠藏品最高纪录。 2015年6月28日,大型套装图书《李铎》入藏 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典藏仪式在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举行。 在2017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了五位当代著名书法家的“福”字作品,其中有幅作品出自书法家李铎之手。 2019年4月15日,军事博物馆举行“人书俱老 不忘初心——《李铎全集》首发式暨李铎捐赠军博书画作品选展”。现场展出的作品及实物,从李铎捐赠军博的将近11000件套书画作品和艺术收藏中遴选,是其书体书风及艺术求索历程的直观呈现。 2020年9月17日上午9时56分,李铎因病久治不愈在北京301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0岁。
个人生活
儿子: 李少青
艺术风格
学苏、黄、米、蔡、 王铎 、 傅山 ,旁及 郑板桥 、 何子贞 ,上溯 秦篆 魏碑 和汉隶。他以 魏隶 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 重要 地位。
主要成就
书写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 》片头的四个行楷大字,以及人民大会堂巨幅书法作品苏东坡词《水调歌头》等。 书写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 》片头的四个行楷大字,以及人民大会堂巨幅书法作品苏东坡词《水调歌头》等。 著有《书法入门》《李铎论书断语》《青槐吟草》等学术专著。 出版有《回首八十年——李铎图片集》。 2001年获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
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获中国文联第八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2011年5月,被授予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荣誉奖。
主要作品
相关图书
著有《书法入门》,出版有《李铎书前后出师表》《李铎题画集》《李铎书<孙子兵法>碑拓全集》《笔伴戎马行》《李铎和他的艺术》《李铎行书千字文》《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集》《李铎书画集》《李铎论书断语》等字帖和专著。
书法作品
李铎书法作品

主要作品(4张)
出版图书
李铎论书断语
作者名称 李铎
作品时间2005-09-01
《李铎论书断语》作者李铎,2005年9月1日于文物出版社出版,精装,16开本,共102页。
笔伴戎马行
作者名称 李铎
作品时间1999-9
《笔伴戎马行》是1999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铎。

出版图书(2张)
人物评价
李铎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家,从艺70年来,为书法事业繁荣和发展、书法艺术创作和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李铎先生在继承的基础上讲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讲继承,形成了以“临、立、变、创”为代表的书法理论体系和艺术风格;李铎先生既专心书艺,又热心公益,精神可嘉。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评) 李铎同志始终坚守中国书法传统的高洁品格,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甘为人梯热情关心、指导中青年书法人才和书法爱好者学习成才,多年来义务为厂矿、部队、学校服务,积极参加社会赈灾救灾、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在书法界和社会上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 (解放军报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