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元

中文名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相关星图

共0个词条 0阅读

查看更多 >

词条图册

个人出版
获奖信息
艺术活动
个人自述
他人评价

个人出版

2009年走进鄂尔多斯国际美术大展作品集

2012年首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作品集

获奖信息

2009年《早市》入选 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 走进鄂尔多斯国际美术大展,获优秀奖。

艺术活动

2012年,“真实”中国当代青年写实艺术家邀请展,798艺术区光与时光体验中心。(北京)

2013年,“皆大欢喜”青年艺术家新春沙龙展,半亩园美术馆。(武汉)

2012年,首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大芬美术馆。(深圳)

2012年,“理想国”当代艺术联展。马奈艺术空间。(北京)

2012年,“皆大欢喜”秋季展。半亩园美术馆。(武汉)

2012年,“格物新知”精品写实油画展。鼎空间。(成都)

2012年,Ε京华partⅡ雅昌艺术家联展。时代美术馆。(北京) 2012年,“升起的地平线”当代艺术巡回展。独立映像艺术空间。(重庆)

2011年,“率真的发现”雅昌论坛艺术家小幅作品展。蓝顶青艺空间。(成都)

2011年,“凝聚的时空”六人展邓洧、吴涛、周梅元、袁诚、董文通、彭燃。美莲社。(武汉)

2010年,E京华----雅昌艺术家联展。经典艺术馆。(北京)

2009年,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走进鄂尔多斯”国际美术大展。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鄂尔多斯)

个人自述

画画和怎么画本不是要紧的事情。但因为自己选择了传统写实这条路。不免被人拷问、也时常自问:“每天用那些古老的手法,跟前辈们一样琢磨如何真实的在画布上再现描绘对象,这似乎已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自照相机、电影、至而今日益发达的各种影像技术出现后,画家的功能性即发生了本质地转变,绘画的再现功能受到巨大的冲击和质疑。但就像汽车地出现没有终止人类的奔跑。照相等新技术的出现只会促使写实绘画去追求新的自我理解,去发掘出新的意义。其内在的严肃态度、积极追求更是永远有其存在的价值。 选择写实绘画,选择描绘静物,是个人的心性使然,也是学画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的提炼。正经八百的学画是从国画花鸟入手的,那时自己最喜欢的是宋人花鸟。这些作品无不是画家们深入体察生活。对自然生物的不同规律细加体会结晶。如“孔雀登高必先举左”“月季四季朝暮花,蕊,叶皆不同”等事例正说明了这种“穷理”的追求。这种格物致知的严谨写实作风以及作品中传递出对生命热诚深深的吸引了我。比起那些一笔一划都可能暗含着某些特殊意义的文人画来,这些作品来得没那么深刻、复杂。给人的感觉格外清新、亲切。是让人放松的艺术。后来学习油画,发现自己对客观物体真实的质感,空间,色彩等因素,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常常迷恋于瓷器的釉色,木质的纹理,花果的鲜活…西方传统的静物画—Still Life Painting。往往也并不负担重大的思想性含义(这点很像那些宋人花鸟),这些作品描绘的对象多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居多,佳肴美味,杯盘罐盏…无一不来自对现实生活深刻而细腻的观察。无一不是对生活内在感悟的真情表露,体现出一种单纯优雅的美。 下面这段是在美国的叔公看到我的作品“物语”后回复的一些文字:“…很高兴看到你的新作品,我欣赏完了有很深的感动,张仲景的伤寒论,武汉厂的照相机和已经枯萎的蔷薇,1950年我在系统性地读古本线装书。1959年我开始玩双眼箱式相机。1965年我自大学花卉植物各论、教起…曾经和一位武汉大学去世了的教授赵利淦合写了一本书“反义RNA和DNA”,他离开美国回武汉时,留给我墨书一盏:“古书耐读,陈酒溢香,老歌经唱,故友难忘,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比起那些晦涩难懂、立论高深的专业的,学术性评论,看到这段文字更令我快慰。个人的追求,正是通过描绘这些静物地“物性”。来提示隐含在“物性”背后的“人性”。…相机是父亲年轻时用过的。油灯、马口窑罐是老家的遗物。缝纫机是母亲当年的宝贝…个人精心营构这些场景是想呈现一种生命的律动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致敬。实际上那些旧物是作为人的化身、替代者出现。作者与这些留下时间痕迹的记忆地无言对话。是想让观者能更强烈地感受到生命在时间中的消逝和一种“逝者如斯”的对生命的感怀。这种静物的人格化描述,正是自己的追求。

他人评价

舒章铭

认识周梅元时,他尚在读高中,清瘦间透出一股自信和灵秀,自我介绍说在习画。后来看到他的一些作品,是国画的山水和花鸟,风格近似宋元,有一股清雅、古拙之气,令人印象深刻。

后来在他大学学习油画期间,也一直没有间断过国画山水和花鸟的创作,而画面风格依然延续宋元。宋元画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关怀人性,这种精神在他不断的国画创作过程中逐渐成为自己艺术思想的一部分,而这种艺术思想,对他后来的油画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认识转眼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的他已是一家知名艺术机构的签约艺术家。在他所有写实油画作品中,都有一股静逸、清雅、纯朴的艺术气质,他对物象的描绘并不完全照搬原物的真实,而是自觉地把宋元名画中诗性、宁静、尊崇人性的精神溶于自己的创作之中,我相信这源于他卓越的艺术天赋和多年临习宋元名画而吸收的营养。在他的油画作品中没有看到浮躁、虚伪和无病呻吟,这点在虚华、浮躁充斥于世的今天,尤其难能可贵。 他常说:“一幅好画,一定是作者先有所感动,然后再将把自己感动过的那一部分展现出来”,“只有打动得了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感染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相信他是对的!

我从事古玩和艺术品收藏近20年了,也常在一些会议上讲解收藏与鉴赏的知识,与许多成名艺术家也是朋友,但尤其让我觉得幸运的是,能在多年前就认识周梅元这样年轻的优秀艺术家,是他通过他的作品让我真正明白了艺术永恒的真谛——那就是对人和自然要出自本性的热爱!

无
无的概述图(1张)
书画同源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