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刚出生在河南商丘,随父母来到柳州上小学。他常见当工人的父亲用彩色铅笔在本子上画一些机器图等,自此萌发了对画画的兴趣。课余时间,小伙伴们大多在玩玻璃球、打乒乓球等,他却喜欢独自在一旁往本子上涂涂画画。
中学毕业那年,一个同学送给他一幅书法作品,这是他第一次看见水墨在宣纸上交融:变幻莫测,富有生命感。见到墨韵,他立即被吸引住了,像极了一个口渴的人遇到了山泉。
之后,他考上了柳州师范学校美术选修班。他最喜欢的是中国画。他到学校图书馆借了很多有关中国画的画册,如饥似渴地学习。午休时间,他跑到画室去临摹。到了周末,同学们基本上都回家了,他还多留半天在校临摹。三年后,他跟另一个同学在学校联办了二人的中国画展。
师范毕业后,他在柳州市一所小学任教。2000年,他到柳州教育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进修美术教育。带他们班搞毕业创作的一位老师在中国画创作、教学上均非常优秀,让他获益良多并走上了中国画的创作道路。
2012年,张同刚加入了市美术家协会,有了更多与柳州画家交流的机会。他还参加了市文联、市美协、柳州画院举办的几期创作提高班,提升了认知和创作水平。同年,他开始参加市级和区级的美术展并拿到了奖项。
2018年,时任小学副校长的他调到了柳州画院。创作成了主业,他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力争入国家级展览。三年来,他经过不断地摸索、研究和实践,终于在2020年实现了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