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茂琨

中文名

国籍

中国

相关星图

庞茂琨的相关星图

共4个词条 0阅读

范迪安
范迪安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文联兼职副主席
马锋辉
马锋辉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王来文
王来文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查看更多 >

共0个词条 0阅读

查看更多 >

词条图册

人物经历
艺术风格
艺术履历
主要作品
他人评价

人物经历

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届主席团副主席罗中立奖学金艺术委员会顾问。

艺术风格

庞茂琨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下文化情境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于社会现实之中,致力于实现西方古典油画语言在中国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内在转化,以“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让世界读懂中国”的宏大夙愿,秉承艺术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不断形成个人艺术语言体系的同时也丰富着中国油画的时代风貌和精神品格。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并被海内外多个艺术机构收藏。代表作品有《开天辟地——中共一大》、《苹果熟了》、《彩虹悄然当空》、《一个满地金黄的夏天》、《模糊系列》、《虚拟时光系列》、“舞台”系列、“游观”系列、“镜像”系列、“折叠”系列等。

艺术履历

年份展览名称及地点地理区域
2022“庞茂琨:副本” 重庆龙美术馆重庆,中国
2021“庞茂琨:‘镜花缘’”  唐人当代艺术中心香港,中国
2020“庞茂琨:副本2020”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中国
2019“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8“历史的现实性——庞茂琨作品展” 美第奇·迪卡尔宫佛罗伦萨,意大利
“赋格与重置——庞茂琨作品展” 海上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16“手绘之谜——庞茂琨手稿研究展” 合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5“迷宫:庞茂琨艺术中的视觉秩序与图像生产” 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觉知的重置——庞茂琨作品(2012-2014)” 关渡美术馆台北,中国
2013“浮世•游观——庞茂琨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不动声色的凝视:庞茂琨与中国当代油画” 广东美术馆大剧院当代馆广州,中国
2010“今日之神话——庞茂琨个展” 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2009“迷恋·古典---庞茂琨作品展” 林正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06“庞茂琨色粉作品展” 三峡博物馆重庆,中国
1998“古典与现代的映象——庞茂琨油画作品展” 山美术馆高雄,中国
1997“虚无中的呼吸——庞茂琨作品个展” 四川美院美术馆重庆,中国
1992“庞茂琨画展” 台湾炎黄艺术馆高雄,中国
1990“庞茂琨油画展” 九龙会香港,中国
1989“庞茂琨——当代大陆代表性画家系列展” 台湾炎黄艺术馆高雄,中国

获奖经历


年份奖项地点
2020首届重庆英才奖重庆,中国
“意大利之星”荣誉勋章意大利
2017国家级“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
2016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2010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2007全国优秀教师
2004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999《穿越时间的呐喊》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北京,中国


主要作品

作品名作品图作品信息
开天辟地——中共一大开天辟地——中共一大布面油画300x450cm2021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受版权保护
彝族新村欢迎你彝族新村欢迎你布面油画300x600cm2020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受版权保护
永恒与短暂永恒与短暂布面油画180x500cm2020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受版权保护
丝路画家丝路画家布面油画160x220cm2018年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受版权保护
战乱中的墨子战乱中的墨子布面油画245×420cm作者:庞茂琨、刘晓曦、王朝刚、郑力、王海明(重庆)本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受版权保护


主要作品(5张)

他人评价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评庞茂琨的油画艺术》

庞茂琨的画风更见哲学意味,有一种哀愁情绪。所谓更具哲学意味,是说庞茂琨的作品形而上的味道浓,主观的东西多,即力图在主客体的结合中,强调某种理念。

在他的一幅幅的人物画面前,我们看到的处于安宁、肃穆状态下的人物和环境,但是,体验到的都是一种难以言状的忧愁和哀伤。处于繁闹的世界中,我们在欣赏庞茂琨的画幅时,能得到某种精神慰藉,然而那只是暂时的满足,那只是梦幻的存在。不过,即使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这些男男女女,还有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在宇宙中极为短暂的“现象”和“存在”?这是这些男女人物的哀愁,还是画家出自于形而思考的一种内心情绪?如果用庞茂琨自己的话来解释——画家“内心的真实与客观的真实是同一种真实”,那么我们深深体验到这位既对西洋古典文明如痴如醉,又对中国古代老庄哲学深感兴趣的年轻画家,在这复杂多变的中国大文化环境中的深沉思考。

就庞茂琨来说,他的艺术语言是古典的,而包含的精神却是现代的。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庞茂琨:历史与当下对话的镜像》

庞茂琨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具有对当下的自我和社会审思的意识,他敏锐地体验到了个体与群体、传统与当代的关系,也即必须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到二者的关系中去, 才能有所作为。因此,他以西方古典绘画的语言切入中国艺术的当代场域,试图摆脱既定的惯性视域与观念,重新审视与解读现实,将自身的思考付诸于画面,成为可视的自我。他作品中那些错位的穿越感与戏剧性场面恰似精神的游历,在探寻油画语言的当代性命题之路上走出了学院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茧房”,架构起一张通向四面八方的网,打破了画里与画外的边界,引发了观者思考、联想和追问的更多可能。正如诗人 T·S·艾略特所说,传统不是“仅限于追随前一代”,也不是“仅限于盲目的或者胆怯的墨守前一代成功的方法”。传统并不是压制个人才能的发展和应该摆脱的阴影,而是“只有广泛很多的题义的东西”。传统并非静止,而是流动地处于变化之中, 并且不断地被修正着,永远都将会有新的作品融汇进传统这条大河,从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要真正理解经典美术史对当代的影响,我们需要走得更远,而不是仅仅赞同“一切皆文化”。作为中国油画家,对于推动当代油画的进步所做的思考与尝试,是自我身份和认知的自省。庞茂琨的绘画,既是继承与崇赞,也是在对传统和当代提出更富于探索性的质疑,他在自己的创作中试图建构起一种全新的关于“传统”概念的内涵和机制功能,立足当代,探向了中国油画更加开阔的表达。

高名潞(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模拟还是虚拟 庞茂琨镜像中的绘画性》

庞茂琨的西方写实油画功底在中国当代画家中是一流的。他的画细腻,但不拖沓。也就是说,他的画不是靠时间磨出来的,所以,他的作品绘画性很强。有些地方故意留下笔触痕迹,甚至用稀释的油彩渲染出来。他的素描亦如是,那些虚实共生的表现形式透露出庞茂琨内心性格中所具有的敏感性。庞茂琨的画在骨子里是优雅的,不论他表现的人物本身是否张扬粗俗。1985 年,我在《三个层次的比较—读四川美院毕业生油画作品》那篇文章中曾经谈到庞茂琨的一些描绘彝族牧羊女的油画,我认为那些画中透着一种平淡的静谧色彩,没有之前四川伤痕一代作品中那种入世的感伤情调。30 年过去了,庞茂琨的绘画题材变化很大,从凉山回到了都市,但是,他观察世界和人的方式似乎没有太大变化。那就是从一个内在的、安静的层次去观察人。

殷双喜(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自在与观世—庞茂琨艺术中的视觉逻辑》

庞茂琨数十年的油画创作表明,他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写实主义画家,即以再现生活为主要形态,以主题性创作为价值理想。庞茂琨对西方古典油画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选取古代神话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形象,而是在深切 了解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寻求自己的独特思想、技法、趣味,并成功地融合在自我对艺术的领悟之中。多年来,他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于当下社会现实之中。他以冷静的观看者的身份来 凝视、描述现实,原本静穆和谐的古典画风被他赋予了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从而在近十年来发展出一种以写实语言为基础,具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特征的现代绘画。可以说,庞茂琨并不想成为西方古典油画的摹仿者,而是一位在继承中创新 的现代画家,庞茂琨的艺术理想和气质不仅代表着个性风格的建构与完善,同时也指向“中国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这一具有历史性的探索课题。

无
无的概述图(1张)
书画同源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