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滨

王海滨, 1976年生于河北任丘,艺术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市海淀区美协副主席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 作品参加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五、七、八届全国工笔画展并获银奖、优秀奖,第三、四、五届全国青年美展并获优秀奖(最高奖),第三、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国家级展览数40余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和美术创作工程。

中文名

王海滨

外文名

Wang Haibin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76年

出生地

河北省

毕业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职务

教师

相关星图

词条图册

艺术风格
艺术履历
主要作品
出版物
人物评价

艺术风格

立足中华文化,把握近现代以来中西融汇的艺术脉络,深汲工笔画优秀传统并执着于现代探索,守正创新。

艺术履历

参加创作项目工程

2021年作品《功勋》申报北京市文联2021文艺创作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018年6月《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申报并获批由中宣部、中国文联、财政部、文旅部主办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项目,2021年6月《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参加中宣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2016年11月完成由文化部、财政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作品《资治通鉴》参加“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国家博物馆)。



年份展览名称及地点地理区域
2019“清峻化通——王海滨中国画作品展”任丘,中国

群体展览


年份展览名称及地点地理区域
2021年《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与孙志钧合作)参加中宣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北京,中国
《晓菲系列1》入选2021年首届中国工笔画协会青年艺委会学术邀请展(北京画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塔吉克祝福》入选中国国家画院国泰民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物画名家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参加“立本崇元”——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9年《塔吉克祝福》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进京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塔吉克组画》参加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的“第二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结业作品展”(炎黄艺术馆)北京,中国
《达瓦》《帕米尔》等2幅作品参加“精微•广大——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小幅精品巡回展”(亚明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8年参加“学院——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邀请展”北京,中国
2017年《圣山》等作品参加“唯识论——2017当代工笔绘画10人学术邀请展”(郑州美术馆)郑州,中国
2016年《资治通鉴》(与孙志钧合作)参加“中华史诗美术大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中国
《吉祥》等3幅作品参加“厦门工笔画双年展”(厦门美术馆)厦门,中国
《帕米尔》等8幅作品参加“图像•图意——当代工笔画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馒头》入选“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北京,中国
2015年《外乡人》等3幅作品参加“学院•传承——高等美术院校名师邀请展”(南京养墨堂美术馆)南京,中国
《山南》等15幅作品参加“精微致远——2015当代青年工笔人物画学术邀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圣山》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获优秀奖(最高奖)(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
2014年《筑梦人》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
《次多吉》等4幅作品参加“工不可墨——中国工笔画邀请展”(南京养墨堂美术馆)南京,中国
2013年《南疆风情》等2幅作品参加第三届“学院经典——全国工笔画邀请展”(湖北美术学院)武汉,北京
2012年《都市车站2006.1.8》《馒头》等两幅作品参加“同在蓝天下----为农民工塑像中国画主题创作展”北京,中国
《央金》等8幅作品参加“数风流人物——2170中国画邀请展第四次展”(江苏养墨堂美术馆)南京,中国
2011年《桑葚》(与王瑛合作)参加“金陵百家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中国
《桑葚》(与王瑛合作)参加“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央金》参加“第八届全国工笔画展”(特邀作品)(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年《馒头》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岁月》等8幅作品参加“数风流人物——2170中国画邀请展第三次展”(南京养墨堂美术馆)南京,中国
2009年《田园》(与王瑛合作)参加“灵感高原——藏族主题绘画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馒头》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上海展览馆)上海,中国
《郁金香》等8幅作品参加“数风流人物——2170中国画邀请展第二次展”(江苏美术馆)南京,中国
2008年《都市车站2006.1.8》参加“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黑衣人》(与王瑛合作)等3幅作品参加“灵感高原----西藏主题美术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都市》等8幅作品参加“数风流人物——2170中国画邀请展”(南京美术馆)南京,中国
2007年《都市》系列作品8幅参加“传承与创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家乡小站》参加“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5年《都市·制服系列》等3幅作品参加“学院工笔——首届全国工笔肖像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4年《憧憬》等参加“学院工笔——首届艺术院校工笔画名家邀请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2年《郁金香》参加“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并获银奖(炎黄艺术馆)北京,中国
2001年《曙光在前》参加“首届重彩画展”获优秀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9年“轰炸过后——有感于北约的人道主义”参加庆祝新中国建国50周年全国暨全军美展(军事博物馆)北京,中国

获奖经历


年份奖项地点
2015年《圣山》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北京,中国
2002年《郁金香》参加“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并获银奖(炎黄艺术馆)北京,中国

公共收藏


作品收藏机构地点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与孙志钧合作)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京,中国
《央珍》(与王瑛合作)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资治通鉴》(与孙志钧合作)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
《都市车站2006.1.8》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有植物的室内》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北京,中国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5张)

出版物

出版时间出版物出版社
2020年《大师经典——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绘画临摹与鉴读》荣宝斋出版社
2018年《名画摹写——打花鼓图》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8年《名画摹写——柳荫醉归图》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2年《当代工笔画名家精品集——王海滨卷》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7年《王海滨工笔人物画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物评价

以清峻,致化通——王海滨画作漫议

张鹏——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近现代以来,“中国画”的时代定位及其发展走向,成为一个持久被关注、被讨论并伴随着深省和自励的课题。其中,不少理论家和艺术家提出了植根于历史文脉与时代现实土壤的认识和观念,一切富于创造力的艺术家都会在这个背景坐标内思索、取舍并建构自身。

海滨主攻工笔人物,那些笔意沉笃、色调凝重的作品让观画者久久记忆。这些作品沉淀着画家对丰富的现实人生与朴素情感的一份独特理解,真诚的怀抱与淳至的表达蕴藏其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从传统中活用养分,注重笔墨的传承经验,并呈现出一种有时代特色的鲜活格调和血脉气息。这一特征在他很多作品的细微处可以清晰地看到。

学者型画家黄宾虹与傅抱石,都论述过中国画独具的“超然”本质,体现为一种高蹈流俗的精神指向和生命情怀。无论上述工笔画中性格完满的当今时代普通人、速写小品中朴茂的邻家翁媪,还是兼工带写的高逸古人,皆流淌出澄澈而空灵的超然之感。古典与现实两类题材交互滋养,清峻的本色呼之欲出。所谓“清”,意指画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追寻的清朗之美,不僵滞,不混沌,不迂阔,同时也包涵着人物气度上的清明之态,此二者,皆可视作“超然”的表征。另外,展示超然的物质基础是中国画的笔线,这也是其最根本的艺术规律。海滨的画一直崇尚用笔,将学习、融化古人的笔法培育为敏感的思维习惯。六朝以降,画论倡导以骨喻笔。海滨画中显现的“峻”恰是这种源于传统且来自笔线内部的骨力,宏观几许绕指柔,细察一尊百炼钢。对用笔、用线的执着研求,是他艺术探索的主体方向之一。

作为学院派画家,海滨接受过完整而系统的院校美术教育。他工笔人物画中的色彩、造型,尤其是中国画用光方面的精微实验,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笃定自信,也含有对西画的有益借鉴之处;而他又常徜徉于中国本土最高古的笔、墨、色等技法系统里寻觅与之对话、通贯的种种依据与可能。对于海滨的中国画创作,若言“清峻”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他近期的语言导向,那么“化通”即是一种可以恒久持守的艺术理想。

王海滨
王海滨的概述图(1张)
书画同源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