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波

刘明波,1968年出生于山东莒南,中国当代画家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其主要绘画作品有《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夜静无人》《乡身柔软力难胜》《蓝玉》《十五素娥羞水色》《绛罗高卷不胜春》《含烟洗露卷》《醉玉卷》《香寒卷》 《梨花带雨》《信流引到花深处》《信流引到花深处》等。

中文名

刘明波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8年

出生地

山东省

毕业院校

广西艺术学院

职务

画家、教师

相关星图

刘明波的相关星图

共2个词条 0阅读

张伟
张伟
临沂画院院长,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吴临生
吴临生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查看更多 >

词条图册

人物经历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人物评价

人物经历

1968年,刘明波出生于山东莒南。

1989年,毕业于临沂艺术学校。

1989年—1995年,任职于山东莒南文化馆。

1997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学位。

1997年—2000年,任教于临沂艺术学校。

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 ;同年,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04年,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8年,获得广西艺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广西大学艺术学院。

2011年,创作作品《蓬蓬远春之一》 《梨花带雨之六》等。

2015年,创作作品《石梁写生》等;另在山东举办“莫非自然——刘明波作品展”。

2016年,创作作品《梨花带雨》等;另在山东举办“日常课——刘明波手稿展”。

2017年,创作作品《禅心画入空无迹》等。

2018年,遴选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6月,与马骏、王有刚共同举办“画里画外—三人中国画邀请展”。

2019年,创作作品《峨峨高山首》《信流引到花深处》等 ;另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20年,创作作品《朝云浮四海》《渡》《此去经年》《太平有象》《半途见佛塔》《南北朝》《晨曦耿五色》《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夜静无人》《乡身柔软力难胜》《蓝玉》《十五素娥羞水色》《绛罗高卷不胜春》《含烟洗露卷》《醉玉卷》《香寒卷》等。

2021年,创作作品《青溪几度到云林(一)》《青溪几度到云林(二)》《溪山襟带》等 ;12月,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学习专门委员会委员。

2024年,当选为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主要作品

创作时间作品名称作品类型作品规格
2011年《蓬蓬远春之一》 纸本设色245cm×552cm
2011年《梨花带雨之六》 中国画245cm×552cm
2015年《石梁写生》 绢本水墨41.8cmx75.6cm
2016年《梨花带雨》 纸本设色137.5cm×69.0cm
2017年《禅心画入空无迹》 纸本水墨68.5cm×22.5cm
2019年《峨峨高山首》 绢本设色147cm×80cm
2019年《信流引到花深处》 中国画160cm×330cm
2020年《朝云浮四海》 绢本设色147cm×80cm
2020年《渡》 绢本设色147cm×80cm
2020年《此去经年》 绢本水墨145cm×75cm
2020年《太平有象》 绢本设色147cm×80cm
2020年《半途见佛塔》 绢本水墨164cm×66cm
2020年《南北朝》 绢本设色147cm×80cm
2020年《晨曦耿五色》 绢本设色145cm×75cm
2020年《千株含露态》 纸本设色68cm×45cm
2020年《何处照人红》 纸本设色68cm×45cm
2020年《夜静无人》 纸本设色68cm×45cm
2020年《乡身柔软力难胜》 纸本设色68cm×45cm
2020年《蓝玉》 纸本设色68cm×34cm
2020年《十五素娥羞水色》 纸本设色68cm×34cm
2020年《绛罗高卷不胜春》 纸本设色68cm×45cm
2020年《拟宾虹先生笔意之一》 纸本设色68cm×45cm
2020年《拟宾虹先生笔意之二》 纸本设色68cm×45cm
2020年《含烟洗露卷》 纸本设色269cm×28cm
2020年《醉玉卷》 纸本设色268cm×34cm
2020年《香寒卷》 纸本设色251cm×28cm
2020年《明月照高台》 绢本水墨64cm×66cm
2021年《青溪几度到云林(一)》 中国画208cm×78cm
2021年《青溪几度到云林(二)》 中国画208cm×78cm
2021年《溪山襟带》 绢本水墨78cm×208cm
-《更求何处可忘机》-68cm×45cm
-《一枝和雨送行尘》-68cm×45cm
  • 出版图书


专著名称出版社
《当代中国文人画系列丛书·刘明波》 河北教育出版社
《山东双年展特邀名家系列丛书·刘明波卷》 山东美术出版社
《中国艺术家年鉴·刘明波卷》 文化艺术出版社
《水墨品质系列丛书·素月流天.刘明波卷》 山东美术出版社
《当代中国画名家系列丛书·刘明波卷》 四川美术出版社
《名画刻紫砂壶丛书·刘明波卷》 江西美术出版社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 河南美术出版社
《山水画临摹、写生、创作》 山东美术出版社
《山水圈一刘明波卷》河北美术出版社
《中国历代画家绘画提拔选粹·董其昌》 河南美术出版社
《山水画技法与创作》 河南美术出版社
  • 学术论文


论文名称期刊名称
李唐《采概图》本旨探析 《艺术百家》
赵孟频以书入画的理论渊源与提出的必然性 《艺术百家》
碑派书风在赵之谦绘画中的表现 《艺术百家》
从树石法看自然形态到艺术形态的转化 《美术观察》
对当代水墨生态的几点思考 《美术观察》
画谱研究在中国画实践中的意义 《美术》

主要作品(5张)

创作特点

艺术综述

刘明波坚持独立探索精神,促成了他绘画面貌的多元形态。他的绘画创作往往不受地域题材的限制,也不拘于绘画工具的性能,更不会执念于某一画法。毛笔、圆珠笔、铅笔、中性笔的笔迹在他的腕底皆可共存同构,绘画技法的表现轻活多变。“无止境”在他画风的形成和蜕变中得到很好的印证。

刘明波初学绘画是从花鸟画入手。其初学花鸟就展露出良好的直觉力和感受力。钩花点叶,没骨晕染,或工或写,皆可信手拈来。从花鸟画到山水画,两者相得益彰,又别开生面,是他由微观自然走向宏观自然的升华,营造出一种“意外之旨”的荒率而又绮丽的意境。

刘明波的作品并不是一个纪实性的山水空间,他所展现的是一种带有寄托性、抒情性的心理空间,在这片空间中,他摒弃了传统中的经典格式,在感觉与理性中谋求一种状态与物相接的因缘。 

绢本创作

对于绢本创作,刘明波是在不断琢磨与不停地想象和不停地感受中完成的。在情操、措辞、控制和形式上,可以说,其通篇语言叙述都充满了笔墨的理性尊严。对浓重笔墨语言的舍弃,使他进而进入“专气致柔”的创作状态—在“舐笔和墨”的层层晕染、层层叠加中,在虚而淡、淡而清的墨色层次中,他仿佛将自己“修”进画面的物象中,“幽谧玄淡”的气象在作品中充溢流露。感觉流发的理性笔触在这里触摸出绢本纤维的细腻,隐匿于“平淡”的格调中。传统意识的凸显是对历史文本的借用和追忆,对传统笔墨的沉浸,也是对当下山水画创作语境的焦虑。

创作特点(5张)

人物评价

“刘明波的作品并不是一个纪实性的山水空间,他所展现的是一种带有寄托性、抒情性的心理空间,在这片空间中,他放弃了对真实景物的刻画,也扬弃了传统中的经典格式,而是在感觉与理性中谋求一种状态与物相接的因缘。他的梨花带雨这一创作母题,将其提炼成近乎抽象的团块和浮游的点、线来进行组合……他的画具有一种心性的色泽,一种单纯、简洁的品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范迪安评)

“刘明波的作品呈禅宗之境,在淡、轻、简、虚笔墨里幻化出寂山古寺,垂扬临水,高僧独坐,更有云淡风轻,水流花开。在淡得不能再淡的色相里有着天心月圆般的启示。”(策展人杨晓明评)

“刘明波的作品既有传统文人山水画的气息,又蕴含现代审美意识,笔精墨妙,情致景然,静中见动,小中见大。体现了较强的研究能力与创作水平。”(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评)

“刘明波的笔墨已经走出了‘浙派’的纤弱和精致,而呈现出一种朴拙和木讷的力度。他总在试图继承一些东西,反抗一些东西,无论古典前卫东方西方。从他不断变化的笔墨风格中可以明确看到这一点。这一阶段,他的画作无论是在形式构造上,还是笔墨表现上,或是内容意蕴传达上都越趋成熟,并显现出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时任广西美术出版社主编苏旅评) 

“刘明波的作品包含了对东方文化的悟道参禅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博大精神跃然纸上,同时将西方艺术概括、简约、抽象等因素灌注于创作之中,展示出寄托性、抒情性的心理空间和山水语境,线条的张弛,墨色的法度,刚柔相济,气韵生动,质朴自然,传达出幽静、温润、典雅的气息。”(山东师范大学评) 

刘明波
刘明波的概述图(1张)
书画同源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