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孔瑞
王孔瑞 ,2001年毕业于济南大学艺术系。2013-2015年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高研班。擅长中国画,篆刻。张志民先生入室弟子,受教于张宝珠、李承志等先生. 篆刻师从陈靖,曾受教于陈振濂、孙慰祖、范正红、徐正濂、朱培尔等名家。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画家。北山五子之一。其作品在全国大型展览中入展并被收藏机构收藏。擅长写意山水、花鸟,书法篆刻
中文名
王孔瑞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78年12月
出生地
山东省章丘市
毕业院校
济南大学艺术系
相关星图
词条图册
作品入展
作品获奖
名家评论
作品入展
全国第七届刻字艺术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
西泠印社第八届篆刻艺术评展入展(西泠印社);
当代印坛新锐提名展入展;
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展篆刻入展;
山东省第七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山东省第五届书法篆刻展;
2014年,举办”石门心迹王孔瑞水墨作品展”(滨州);
2015年,作品《栖灵》入展“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油画大展(中国美协);
2015年,作品《山水》入展“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展入展(中国美协);
2015年,作品《境由心生》入展“古蜀文脉,墨韵天府”2015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
2015年,济南市青年书法20强;
2016年,南北翠烟——北山五子·朴园八俊学术交流展
2016年,作品《北山祥云》入展山东省首届山水画学术大展(山东美协);
2017年,举办“京华问道”王孔瑞作品巡展(济南荣宝斋);
2017年,作品《梦里家山如洗》入展“乡风墨韵”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7年,文心蜀韵——中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四川峨眉山);
2017年,自在境觉·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浙江浦江);
2017年,南北翠烟——北山五子·朴园八俊学术交流展(第二回)(四川成都);
2018年,作品《远山含翠》入展“江海门户通天下”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
2018年,作品《网事》入展“海丝情 中国梦·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
2018年,作品《远方》入展纪念何香凝诞辰140周年既“香凝如故”全国中国画·油画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美协);
2018年,作品《网事·之二》入展2018“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
作品获奖
2019年,作品(流年)入展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8年,作品《房前屋后之正月》获“水墨融情海丝梦-全国中国画展” 入会资格作品(中国美协);
2018年,作品《新绿》获“翰墨神木”全国中国画展入会资格作品(中国美协);
2018年,作品《故园清梦》获“山水砚都·多彩肇庆”全国中国画展 入会资格作品(中国美协);
2016年,获得山东省政府文艺类最高奖“泰山文艺奖”;
2015年,作品《家山秋爽》获“古蜀文脉,墨韵天府”2015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中国美协);
2015年,篆刻作品获“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精英收藏工程精英奖。篆刻作品被万印楼永久收藏;
2015年,作品《厚土经年》获“山东省第二届青年美术大展”优秀作品奖(山东美协);
2010年,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艺术评展优秀奖(西泠印社);
2009年,山东省第十四届美术新人新作展优秀作品;
2008年,山东山水写生画展优秀奖。
名家评论
印坛“新生代” 艺苑“多面手”——王孔瑞篆刻书画艺术浅识
杨宇全
王孔瑞是近些年来在齐鲁艺坛崭露头角且发展势头正劲的一位实力派篆刻家、书画家。其家乡是距省城济南市“一步之遥”的章丘,可能是地缘关系的缘故吧,章丘一向被人们被誉为“小泉城”。自古迄今此地习文从艺之风甚盛,文人墨客代不乏人,这儿曾经诞生过被称为“一代词宗”的宋代大词人李清照、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李开先等文化名人。在故乡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染之下,他自幼便对文化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王孔瑞是以篆刻步入艺坛并被人们所渐渐熟知的,起初他凭着手头仅有的一册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一书启蒙入门,他熟读勤思,操刀临印,由模仿入手,慢慢品出个中三昧。他广拜名师、多交益友,先师从陈靖等山左治印高手,后请益于陈振濂、孙慰祖、徐正濂、朱培尔、范正红等南北名家。印宗秦汉、入古出新,是他这些年对篆刻艺术一以贯之的追求。他对先秦古玺印别有所钟且颇多会意,广采博取,简约提炼,最终形成了以古小玺为其主要面目的创作特点。锋芒初试,便在中国书协、西泠印社等机构举办的大展中入选,孔瑞也由此步入了艺术之旅上的“通衢正道”。
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中,他深知像“集古字”一般去“集古印”,过于四平八稳、循规蹈矩,只知传承,不知出新,纵然凑刀千遍,最终也会流于僵化刻板的工匠境地;当然也不能像一度被某些人视为圭臬的“流行印风”一般,刻意去追求一种大开大合、支离破碎的所谓“写意效果”。这两种倾向他都有所警觉并有着清醒的认识。
如众所知,铜印在古代曾大受追捧、可谓辉煌一时。王孔瑞受此启发,他要别开新域,以古法浇铸青铜印,将古朴的钮式与古雅的篆刻艺术相结合,并使其在新的时代重现古印光华。可以说青铜铸印是打上王孔瑞个人创意色彩与创作理念的“专利产品”,其样式有仿战国秦汉的权钮、台钮、覆斗钮、瓦钮及龟钮辟邪等古兽钮式近40种。经过不懈实验,他浇铸的青铜印形成了古意盎然、朴茂典雅而又崇尚自然的艺术风格,兼具实用与收藏鉴赏等多重艺术特质,成为书画家与收藏者新的赏玩与馈赠友朋的艺术珍品。这些通过他“艺术再创造”的作品,透过方寸之间散发出战国古玺和汉印的凝重气息,同时又具有现代篆刻作品的审美价值,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与好评。
王孔瑞虽说年轻,却爱好广博,他深谙“功夫在印外”的道理,近些年来在操刀治印的同时,又涉猎书画领域,且多有所获。他钟情山水,得名师张志民先生亲炙,为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画家。近些年,师造化、亲自然,创作了一批生活气息浓郁的写生之作,给人以清新雅逸之感。自古书画同源,王孔瑞的书法功夫也是了得,古文字与行草书创作各有特色,相得益彰。总之,追求综合修养,印外求印,书画印互补相融,使其艺术呈现出一种高雅、古朴且生气郁勃之面貌。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论界泰斗,著名艺术教育家、中国画画家、南京艺术学院资深教授、前辈乡贤济南人俞剑华曾说过:“从事美术实践的人要关注理论修养,而从事美术理论研究的人要学会美术实践。否则,失去理论指导,创作水平上不去;缺少美术实践,写出来的文章隔靴搔痒,纸上谈兵。”所以在以后的艺术求索中,惟愿他能多多加强一下学术理论上的滋养,学养造艺,艺不压身,“腹有诗书气自华”,底气足了,其在艺术创作上自然会水到渠成、“更上层楼”。
王孔瑞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印社社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会员、章丘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其作品曾参加过全国第七届刻字艺术展、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2015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油画展入展、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艺术评展并获优秀奖、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展、翰墨齐鲁全国全国中国画展、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油画展、古蜀文脉,翰墨天府全国中国画展(获奖,入展各一件)、山东省第二届青年美术大展(获奖)等由中国书协、中国美协、西泠印社等举办的学术性与权威性并重的展览,未到不惑之年便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已引起了不少同道与藏家的关注。生于1978年12月的王孔瑞,单就年龄来论尚属艺界的“少壮派”,储学为宝,积健为雄,凝神笃志,锲而不舍,相信假以时日,他会做出更多令人瞩目的艺术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