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骆公

李骆公1917~~1992),福建福州人,原名英,后名立民,笔名黑沙骆,晚年名骆公。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天津美术学院创始人。 李骆公先生是20世纪最具创造精神的艺术家之一,同时也是天津美术学院前身——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创建者。虽然历经波折,但他在艺术上的实践与探索为中国艺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这值得后人深入研究。 李骆公早年在上海美专师从刘海粟、关良、倪贻德、丁衍庸、王个簃,专攻现代主义绘画,以“黑沙骆”为笔名与老师们推动现代美术运动,“黑沙骆”的名字一时轰动孤岛。此后改名 “李立民”,东渡日本学习现代洋画,师从留法归来的猪熊弦一郎、里见胜藏及野口弥太郎。归国后又与李可染一同求教齐白石。后来在钱瘦铁、邓散木、宁斧成诸师的支持下,改用了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古汉字作为其现代艺术载体。打破了东西方文化壁垒,自此探索出了一条既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的全新现代艺术之路。李骆公在教学和艺术上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艰难探索,把现代绘画有机结合到创作与教学中,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上皆具有重要地位。

中文名

李骆公

外文名

Li Luogong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17年

出生地

福建省福州市

毕业院校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职务

艺术家

相关星图

词条图册

个人展览
主要经历
相关评论
主要作品

个人展览

艺术家个人展览

年份 展览名称及地点 地理区域

2017年 黑沙骆-李骆公先生艺术与文献展,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天津,中国

2018年 2018-黑沙骆-李骆公先生艺术与文献展,黑龙江省美术馆 哈尔滨,中国

2019年 再寻驼踪-李骆公文献展,中国油画院陈列馆 北京,中国

主要经历

上海时期 1936-1941(李英、黑沙骆)

1936 年 7 月,穷困潦倒的李英(李骆公)于福建省立三都澳中学毕业后,由该校教师集体代筹六块现大洋乘游轮赴上海报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参加美专考试时虽名列前茅,但苦于身无分文缴纳学费。主考倪贻德见状即会同关良、丁衍庸、谢海燕等几位教授,联名向校长刘海粟汇报。刘海粟亲自过目考卷后,代表校方决定破格录取。

1938 年,李骆公从上海美专师范系转入西画系,开始展露出超乎常人的绘画天赋。两年后,这位年轻的洋画家为自己取了一个艺名:黑沙骆。并在刘海粟、谢海燕、丁衍庸、关良、倪贻德、周多的支持下,于上海大新画厅举办了人生中第一次个展——《黑沙骆洋画展》。

留日时期 1941-1944(黑沙骆、李立民)

1941 年夏,李骆公于野口弥太郎上海个人画展上结识野口弥太郎夫妇,野口弥太郎当即表示愿意尽完全义务指导。9月,受刘海粟、倪贻德、关良、丁衍庸、谢海燕诸位老师鼓励,通过同乡华侨叶可根资助赴日,入日本大学高等艺术专攻科研究生部。校外师承日本现代艺术巨匠野口弥太郎、猪熊弦一郎、里见胜藏。

东北时期 1944-1948 (黑沙骆、李立民)

1944 年 9 月,李骆公于日本大学高等艺术专攻科研究生部毕业。同年冬,为躲避轰炸与夫人穆东乔暂住太田宇之助位于久我山的学生寮。在太田宇之助帮助下从东京乘轮船至釜山,再乘火车经新义州至哈尔滨,住哈尔滨穆家赋闲。于此期间创作大量油画作品。1946 年 2 月,李骆公创办哈尔滨美术研究所,开展研究教学等活动。同年 4 月 28 日,哈尔滨解放。结识北上的张仃、华君武、刘迅等画家。

北京时期 1948-1949 (李立民)

1948 年 3 月,李骆公全家因避战乱举迁北平,暂住友人家中。在此期间曾作油画风景数幅并结识齐白石、李可染等前辈好友。

天津时期 1948-1969 (李立民、李骆公)

1948 年,李骆公经穆家麒推荐,受聘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家政系美术组副教授。同年,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改为河北师范学院,李骆公开始亲自组建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该美术系即天津美术学院前身。1951 年,美术系正式建立,李骆公任首任系主任。

桂林时期 1969-1992 (李骆公)

1969年夏,李骆公调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文化馆工作。桂林的独特地理特征与民俗风情让李骆公大为震撼并开始探索如何将其融入到自己现代艺术创作之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桂林市政府对李骆公的热情款待,更让李骆公下定决心在此定居并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

相关评论

画弟子李骆公初在上海美专学油画旋赴日本留学,他的油画有一定的水平,遂和我一起搞现代美术运动。对篆籀研究造诣深渊写的雄秀郁勃、浑厚古拙,能融会贯通与篆刻中。所以他的篆刻无论在篆法上、结构上、刀法上,都能独创一格,绝不在前人的绳墨中讨生活。这是他惊人可喜之处。尤奇者,他的欵识凝练遒劲、浑穆自如。故海内外给予极高的评价。——刘海粟 治印贵入而能出,出而能收,拟古不为古役,自成一家,骆公于此大有所会,又虚怀若谷,因草此数言送之,或足它山之助。——邓散木 熟悉李骆公的人,都知道他的乐观主义精神。他总是兴高采烈,精力充沛,笑声朗朗。“我就是主张艺术要讲形式美,艺术不讲究形式,还有什么艺术?形式美并不是形式主义嘛!”他拿起桌子上的一块石头说:“我刻一方印或者一组印,必须先画许多稿子,把我的感情全放进去,等到我的稿子能够充分表达我的感情了,我才根据画的大小去选石头。这叫做量体裁衣,以脚穿鞋——这就是我的创作方法!”——张仃 在十年的早期阶段,李骆公鼓励黄苗子和古干在创新他们自己的现代艺术形式上下功夫。毫无疑问,李骆公是 1985 年在北京开创现代书法展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得益于他的鼓舞和教导,桂林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前卫书法家的领导中心,并保持至今。在整个变革时期,李骆公对桂林在他困难时为他提供居住所等帮助心存感激,他的作品的一大部分写的都是有关桂林的。大概对他感情的最好总结是在他晚期作品之一所用的词句里: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白若思

主要作品

艺术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图 作品信息

花卉 油画作品/油彩木板/1939年作/45.6x38cm

21号自画像 油画作品/油彩木板/1942-1944年作/40.6x31.4cm

哈尔滨街景三 油画作品/油彩木板/1945年作/46x37.9cm

江畔二 油画作品/油彩木板/1946年作/45.7x38.5cm

读书的女人 油画作品/油彩木板/1946年作/40.5x31.8cm

街头即景 油画作品/油彩木板/1946年作/46x37.9cm

28号沉思 油画作品/油彩木板/1947年作/53x45.7cm

花卉示范 油画作品/油彩木板/1955-1957年作/32.7x24.1cm

肖形印 篆刻印章

大泼墨嘛 篆刻印章

主要作品(9张)
李骆公
李骆公的概述图(1张)
书画同源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